我的家鄉地處秦嶺南麓,位于小嶺的一處小山村。家鄉土多水少,大山環繞,是一個并不富裕的地方;叵胪甑奈,缺衣少食,沒有玩具,我卻過的很幸福,很快樂。因為我家很溫馨,爺爺奶奶都很慈祥,父親無私,母親溫暖,姐弟可愛,我愛他們。
兒時初有記憶,奶奶總喜歡捧著我胖乎乎的小手對我說:“娃兒,手掌長的厚實,長大了就有福!”。那個時候,我懵懂無知,聽不懂奶奶的話,更不懂什么是福。但是,每當我看見奶奶笑瞇瞇的眼睛,我就陪著她一起笑,盡情享受這愛的味道。
我的父母都是農民,家境貧寒,沒有讀書,沒有手藝。母親終日耕種顧家,父親四季打工掙錢。在他們看來,兒女就是希望,上學就是唯一出路,這就是他們心中所謂的真理。
他們一心想讓我們姐弟走出大山,走向更廣闊的天地。但是,求學的路很艱辛,從小學到中學,每天上學都要走很遠的路,甚至還要住宿,而我貪玩懶惰,多次輟學,這讓父母非常頭疼,上學的那條路不知母親陪我走過多少次。初中畢業,同齡的伙伴步入社會,穿上了漂亮的衣服,有了充足的零花錢,令我羨慕萬分。年少無知的我,讀不懂父母的苦楚和期盼,為了讓我繼續讀書,父母苦口婆心勸我,這一度讓父親焦灼,讓母親落淚多次。奈何懼怕父親的嚴厲,更熬不過母親的執拗,才按部就班讀完了大學,步入了工作。之后的每次離家,母親總不愿松手,淚花里飽含牽掛,父親送我上車,站在原地目送我遠去,久久不愿離去。多年以后,只要我路過村口岔路,閉上眼,我就會清晰的記得父親那堅定的眼神和那張黝黑的臉。
而立之年,我有了自己的家庭,突然增加了妻子和媽媽的身份,從照顧寶寶成長,再到孩子上學,每天接送并輔導作業,我除了一時喜悅,整日焦頭爛額。是母親幫我們照看小孩,照顧家里的生活起居,才緩解了我的生活壓力和困惑,讓我和老公安心工作。生活轉換,她有太多的不習慣,可我從沒聽到過一次抱怨,倒是偶爾在電話中聽到父親嘮叨她“家里的活有我,你好好幫他們帶孩子就行,地里有我一個人就行。”就這樣,一晃八年過去了,父母默默地擔負照顧女兒照顧家的責任,替我們扛起一片天。
父母的愛,晶瑩剔透,純粹至極。為了我,父母堅如頑石,什么苦都能吃,什么難都能挺。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他們的腰彎了、背駝了,頭發也白了!
而立數年,我的童年已逝,青春不再。失去了爺爺奶奶的陪伴,我再也看不到他們慈祥的面容,卻讀懂了父母心中所謂的真理,也刷新了我對父愛母愛的認知。然而,人生的又一次離別離我越來越近,我該如何去挽留和珍惜呢?(龍鋼集團 丁曉敏)